天长地阔 尚涛
摇动的树 范勃
本报“博雅”报道的《大写意以简驭繁有文化 收藏家舍神取形蒙查查》一文面世后,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方土的一句“接下来,岭南的画家又开始讨好市场了,有人说关山月就没带好头,我赞同”在岭南美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反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说实在话,这个争论对岭南书画市场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而有意义的也是人们最想知道的则是:到底是谁祸乱了广东的书画市场?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针对这个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文化部文化市场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西沐,他的见解或许能给岭南书画市场带来新的思考。
艺术革命精神或成媚俗注解
记者:作为资深批评家,您曾系统地研究过岭南美术史,也对当下的艺术创作非常了解,那么从“二高一陈”至今,就艺术本体和文化内涵而言,您认为岭南的美术创作有哪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西沐: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没有人会怀疑岭南画派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高剑父提出的“我们提倡艺术革命,是为艺术创造新生命”的极具艺术革命精神的论点,这对当时及以后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