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纸片中寻找记忆 草根文物收藏家的喜怒哀乐
来源:北京晨报 陈辉 2010-01-26 10:22:0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像章成为第一批藏品

    开始玩收藏,对于晋松来说,平淡无奇。上小学时,爷爷给了他一堆像章,这是晋松第一批藏品,那时家家都有很多。

    对于那段历史,晋松没任何感觉,老师从不讲,大人们说到那两个字时,语速极快,甚至听不清。“我一直觉得,它就像抗日战争一样,是一次战役什么的。”

    小孩都是淘气的,课本上有列宁的画像,晋松在空白处画了个小人,父亲看到后,当时就急了,撕掉那页后,斥责他:“你这不是给家里找事吗?”为什么父亲那么紧张?为什么大人们自我审查意识这么强?晋松想不明白。

    早晨5点去潘家园淘宝

    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红色收藏”热了起来。父母的同事办了一个收藏展,每天放学,晋松都跑去玩,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百丑图》。一来二去,他和藏家成了忘年交,人家告诉晋松:“我这都是从潘家园淘来的。”

    从小在位于房山的燕山石化院里长大,潘家园对晋松来说,仿佛火星一样遥远而新奇。第一次去潘家园,晋松跟着大人,早晨5点起来赶头班车,恰逢冬天,在寒冷的车厢哆嗦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前门,然后再换两次车,还要步行10多分钟。

    那时的潘家园是个“破烂市”,自发形成,天没亮开始摆摊,到下午基本就没人了。早去的好处是可以淘到好东西,此外,有的卖家就像涮锅里的羊肉片一样,在街边站一会儿就撤退了,他们手里往往有好东西,早去就能淘到。

    赶上了“好时候”的尾巴

    孩子有孩子的执著,大人带着跑了两次,以后晋松都是自己闯潘家园,从14岁一直到高中,几乎每周都不落。用晋松的话说,“我赶上了好时候的尾巴”。

    那时,一副《百丑图》才0.50元,现在值六七百元,且很难淘到真的;最贵的老画报不过两元,现在至少40元,品相好的,能值上百元。但晋松那时不懂,画报等图片资料升值空间更大,因为它们很直观,国外的收藏者更愿意购买。

    除了潘家园,晋松发现当时“月坛邮市”也卖藏品,普通藏家往往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月坛的东西不仅便宜,珍品还多。

    渐渐地,晋松开始专注于“文革”收藏,有藏家开他玩笑:“小屁孩,你对当时能知道多少?”晋松反问:你不是清朝人,难道就不收藏清朝的文物?

    捡漏捡到了大便宜

    高中毕业,晋松遇到麻烦,考名牌大学,成绩不够,而普通大学又没历史系,无可奈何,他只好学了会计。学校在清河,骑车去趟潘家园要两个多小时,即使如此,他也坚持了下来。

    后来晋松在潘家园淘到了发表《出身论》的那张小报,它总共只出了7期,一位天津的藏家居然全有,但他不知道自己收齐了,按每期10元零售。

    装“大头”才能得精品

    “做收藏,不能老砍价,适当的时候也要装大头,这样人家尝到甜头,就会把精品留给你。”就这样,渐渐地“圈”内都知道晋松了。

    一名摊贩的父亲当年和遇罗克在一个厂工作,死刑宣判前下发过征求大家意见的文件,他知道晋松收藏这个,就专门留给了他。“花多少钱,我也要买。”晋松大喜过望,最终花了120元。而这份内部印刷资料,成为仅存的孤品。晋松不仅收藏遇罗克的文物,也收藏当时抨击《出身论》的小报。

    差点被单位“炒鱿鱼”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成了难题。用人单位招会计都希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晋松只好去洗浴中心当收银员。

    住在地下室里,一屋12人,唯一的窗口对着煤堆,卸煤时,床上满是碎屑。每天工作12至16小时,第一个月他只拿到了200多元。为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为了再找工作时简历里能写上“有工作经验”这一条,晋松坚持了下来。

    终于,他进了一家国企,4年后,企业想以不正当理由辞退他,又怕违反《劳动法》,就劝晋松自己辞职,晋松说:“我没经历过劳动纠纷案,正想趁此机会学习一下。”用人单位想不到,一向温和的晋松居然这么认真,只好作罢。

    收藏只为了解自己

    “总有人问,我的收藏值多少钱,但我真没想过。”晋松其实比谁都更缺钱,但收藏对他来说,是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哪怕你给我的是复制品,我也收,因为它是历史的见证。”晋松说。

    有房有车,晋松羡慕那样的生活,但身边的人都在那条路上奔忙,晋松犹豫了,生活本应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单调?永远不反省,永远在重复,这难道是人生的意义?

    “我也担心明天,如果有一天没工作了,那么这半间房我也租不起了。”晋松的表情有一丝惆怅,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把厚厚的收藏夹随手扔在地板上,他说:“可无论如何,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