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资讯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架起“幸福之门”
来源: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8-8-11 13:29:5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朱铭  《太极系列——拱门》 铜雕  (中国台湾真善美画廊提供)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0日—14日在世贸商城举办。届时,我国台湾真善美画廊负责人朱艳鹏女士将携其父亲,著名雕塑大师朱铭先生的名作,太极系列之一的《拱门》前来亮相。

    朱铭先生的作品使人们不由得想起3年前,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首次参访大陆时,他送给胡锦涛总书记的礼物就是朱铭先生创作的一尊象征着两岸交流的雕塑作品——《拱门》。

    朱铭,1938年生于台湾苗栗,1968年拜台湾艺术先驱杨英风先生为师,开始接触现代雕塑,并逐步摆脱了传统写实的雕刻技法,进入了较抽象的形式表现。“太极系列”作品,是朱铭雕塑语言成熟和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题材的创作源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也是一种对生命运动的体验与对生命意象的捕捉。他曾为增强体质,接受杨英风的建议开始学习太极拳。对太极精神的领悟,化为了他雕塑的新主题。作品涌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浩瀚气度,促成“太极”形象的卓然耸立。随着对太极精神理解的不断加深,他斧锯下的形象源源不断,创作时也觉得游刃有余,达到浑然忘我的境地。

    在“太极系列”的创作探索中,朱铭经历了从有形到无形的千雕万凿,他作品材质上樟木或青铜的古色古香,把人带入到宁静而悠远的哲学境界。在以木材雕刻“太极系列”之初,朱铭的创作方式基本上还是刀凿斧劈,但渐渐地他改而采用钢锯裁切,再顺着自然纹理手撕或斧劈,使材料不仅成为表现内容的载体,而且还转化为内容本身,从而强化了形象的生命力,“太极拱门”就是“太极系列”出神入化境界的体现。而且他的“拱门”还包含着各种丰富内涵且能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例如他的青铜雕塑作品“太极拱门”就矗立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内,树立于李嘉诚中心大门外,这座“太极拱门”则蕴含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健康之门。

    朱铭的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很中国化,这也是他一直引以自豪的“中国精神”。连战主席赠胡锦涛总书记《拱门》,除了认同其艺术价值,朱铭作品中的“中国化”及蕴藏着的“中国精神”,则被连战巧妙地用来比喻中国国民党的反“台独”立场和对“一个中国”的认同。艺术用无声的语言,起着特殊的表达和沟通功能。这也成为了国共两党领导人交往中的一段佳话。

    有趣的是,随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前来大陆参访时,他在挑选送给胡锦涛总书记的礼物时,挑来挑去,相中的也是朱铭大师的作品。但最后一刻才发现,竟然跟连战主席的礼物“撞车”,只好“阵前换将”。

    如今,两岸同胞终于盼来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和煦春天。7月4日,海峡两岸同胞们期待已久的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也将正式启动。待到9月10日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之时,朱铭先生的作品也将会乘坐周末包机前来上海参展。因此,朱铭先生不仅是两岸交往中的一个“艺术使者”,而且也成为了一个见证者。同时我们也相信,他的“拱门”也将为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架起一座美不胜收的“艺术之门”;一座快乐无比的“幸福之门”……

    欢迎您,朱铭大师。

    据悉,在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上亮相的朱铭大师的作品,除了知名的“太极系列”之外,中外收藏家们还可以领略到他精彩丰富的“人间系列”作品。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