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名家书画保留节目与相对克隆伪品之辨识(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鼎 2008-01-25 16:06:3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黄鼎

    在揭示过数种“相对克隆”造假法之后,此次我要做一个“特别提示”:有些书画名家有创作“保留节目”的习惯,它同“相对克隆”造假出的伪品在某些表面征象上有相似处,鉴藏界中人因此常常会“以真当假”或“以假当真”,造成谬误颇多,争议不断,望本文对收藏爱好者有所启发。
 
    关于名家书画的“保留节目”,具体是指有些书画名家,对自己相对擅长创作的、或某篇某段诗文(书法家)或某题材(画家),在一定时间段内会作出数件甚至于几十件不等的、从笔墨到结体或造型甚至于连章法、幅式都很近似的作品。如书法家林散之书写毛泽东的一些诗词、画家关良画《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情节或猴王孙悟空、或《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画家李可染画牛与牧童题材等等。在现实中皆客观存在着相对接近的“版本”。而有的书画鉴藏者一旦同时遇到两件(或以上)署名为同一名家的作品,就习惯性地按俗语声称的“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之类的排他性思维方式,认定质量相对高的那一件作品必系真迹;质量相对低的那一件或那些则一定是赝品,此是极不正确的鉴定认识观。

    事实上,不论是名家的真品还是赝作,真与真或假与假之间是不可能没有质量相对的高低之别。对于名家的创作有“保留节目”现象及其与“相对克隆”成品较容易产生认识的“混沌”。我建议,辨识工作要分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要判断当局?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