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飞扬或跌落——程蔚新图片艺术读解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2007-01-29 13:44:5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程蔚新有副难以判断其真实年龄的面孔,这与“英俊”没有太多关系,根本原因在于那种来自本质的善良与单纯。“像孩子一般的单纯”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单纯”或许是70年代晚期生人比较忌讳的事,因为还有雨后春笋般的80年代新人。随后的日子里对他逐渐有了整体的了解:聪明、胆怯、和善。他喜欢摄影,对相机有种执著的热爱。我陆陆续续看过他近年来不少的作品,其中不少是我所喜欢的。《同一天空下》、《物的形态》是程蔚新2006年春天的新作,蔚蓝天空中兀自悬浮着一个金发碧眼的玩具娃娃,或一个孤独的光头儿童脑袋。我不想完全洞察其中的奥妙和玄机,只是被这种强烈的形式所震慑:是高傲还是孤独?是飞扬还是跌落?


    70年代后期生人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期,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物质生活极度繁荣。社会由封闭转向开放,进入前所未有的稳定阶段,并逐渐形成一个可以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选择的公共空间。这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了生长、发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相比之下,他们失去60年代生人的理想与抱负,也缺乏那种来自精神深处的社会责任感。生活的高度物质化,使他们对现实产生一种普遍的绝望感,当生活被疯狂的物质包围的越来越紧密时,他们逐渐成为被“物化”的一代。程蔚新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当然也摆脱不了被“物化”的命运。在与他的多次交谈中,从来未曾听到他对未来的展望。就这么生活着、工作着或事业着,间或有些失落或抱怨往往是来自家庭、情感以及生活中的细节。我诧异于这种宁静的淡泊,在如此繁华纷杂的时代,生命、价值、意义、事业等宏大主题在他的世界里完全失重,他所关心的以及想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


    在他早些时候的作品《寻找符号问题》系列中,充满了对具体的单个形体的静态描述。阳光下有几分怪异的水龙头,暗洞中隐约可见的线头,以及草地上的树桩和马路上的阴井盖等等,这些作品无不散发出淡淡的忧虑和孤独。在另外的作品《0309》中,他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的局部描绘上,无论是丰满的树干,还是自然形成的墙体裂缝,似乎充满着一种性暗喻和性暗示。我将此概括为对自我心理困境的叙述。


    70 年代生人的艺术家,在60年代生人的理想精神解体后,进入市场物质时期的生活无意义、事业无追求的心理彷徨和行为失措的状态。大众文化的泛滥和信息技术的传播其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受到冲击和伤害。因此反应在艺术表现上便出现了远离理想背景下的自我心理叙述和表现。这种带有隐秘、羞涩色彩艺术式样几乎成为70年代艺术家的共同特征。


    如果说《寻找符号问题》、《0309》、《痕的叙述》作品是一种隐喻式的自白,那么《同一天空下》、《物的形态》则是艺术家从封闭的自我世界向社会公众的一次行为出走。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同一天空下》的视觉荒诞与蕴藏其中的故事假说。《物的形态》给人的依旧是自我独白,它过多纠缠在对形式的推敲和物体之间的牵强联系,因此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戏剧性的舞台效果,假面的表情与真实的躯干为观者留下有限的思考余地。《同一天空下》则有别样的艺术视觉,虚拟的主角或许是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或许是艺术家自己,兀自漂浮的人为何有舞蹈般的姿态?悬置的光头儿童又为何流露出甜蜜的表情?其实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视觉陷阱,当我们诧异在这无边的思索之中时,无疑是被这个假说所麻痹、所吸引。然而你会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这个童话般的世界,蔚蓝的天空和飘逸的白云。同时会有种强烈的紧张与不安尾随而来,剑壮的建筑和刀尖般的钢材横亘在画面之中,既是陪衬又是主角。身体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有遭遇多种暗算的可能,既无暇自哀又不可避免。他是否暗示在当代社会的公共环境之下,暴露的个体在自由的同时处处充满他者伤害的多种可能?


    生活中的程蔚新有着异常冷静的思考。我不只一次地和他大谈当代艺术以及图片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我甚至以为他会因此而激动,但他依然独立地在继续着关于自己的艺术尝试。和我接触过的其他70年代艺术家不同的是,他平稳的生活状态与态度。甚至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抱怨和谩骂,即使有所委屈有所不平。


    我将这一切归结为修养,修养这东西不是读书读来的,也不是学来的,它似乎还需要一个家庭的先天教育熏陶和自己后天的知识努力。不骂人就是一种至上的修养!至于“不骂人的艺术家是否是一个优秀艺术家”,显然是一个招人骂的伪命题。我无意将艺术过多地与道德相联系,在我看来,在这个连鸟都在“发飚”的时代,能温而文雅地生活已实属不易,何况还要当艺术家!


    想到一个因艺术而失落的朋友的一句话“艺术?再说吧!”当这种瘟疫一般的侵扰飘忽于我们的头顶,当越来越多的物质引诱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空间,艺术家,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继续生存?也许这对于平静的程蔚新又是一个多余的假设,唯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生平静永远单纯。

作者:刘源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