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扬州书画家微书58万字《三国演义》
信息来源:扬州新闻网 2007-06-07 09:42:0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每到夜深人静,扬州市区大流芳巷深处的一处阁楼上总会亮起一盏灯,这是书画家罗和声在书写自己的微书长卷——《三国演义》。昨天,这部58万字的《三国演义》终于书写完毕,从开始书写到装裱结束,他整整用了四年时间,写坏百支毛笔。

  记者看到,每字0.2毫米见方,如蚁头般大小;卷首“三国演义”四个字是由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院副校长萧峰先生题写。

  完成这部微书版“三国”,已到花甲之年的罗和声仍按捺不住喜悦,“还准备为这部作品申请上海吉尼斯‘最长微书作品’的世界纪录。”

  一只蚂蚁激发写小字灵感

  罗和声写的楷书,小到非用十多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里边转折之处的提、按、顿、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字写得小了,书法精要却丝毫未减——横折撇捺之间,不能缺少了精神气,每一笔也不能倦怠——这是老罗一直在追求的。

  艺海生涯四十多年,老罗的字越写越大。30年前写“富春茶社”是30厘米见方,10年前写的“精神”二字已经到了2米见方。“直到碰到一只蚂蚁从笔头经过。”他说,那天,他正在写字,一只蚂蚁爬上纸,他笔一挥,弹走了蚂蚁,却突然冒出了灵感,“字可否写得像‘蚁头’般小呢?”就因为有此遭遇,他的字,又开始越写越小,小到只有0.2毫米见方。老罗说,“写这种小字,外人是看不到手腕在动的,就像练气功一样,非得修得上乘内力,方能运笔自如,气定神闲。”

  如今,字已小到极致,按老罗的说法,人生开始豪迈,对“大”有了莫名的冲动。趁着刚刚完成微书“三国”,老罗又突然来了兴致,要拿出他的如椽大笔,在更大的纸上写出更大的字。他说,他想在大小之间,参出些什么来,让心情更加平静地面对生活。

  小字展示的应是技术和艺术

  字写小了,会有很多烦恼。罗和声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市场上没有他所需要的尖锋极小的毛笔。为选细笔,他几乎跑遍扬州的笔店,最后在国庆路一笔庄才定制到需要的笔。笔有了,老罗的蚁头小楷也越写越小,在一角钱纸币大小的纸片上,他能书写一篇完整的《兰亭序》。老罗说,抄写时最吃不消的是眼睛。

  的确,四年来,每天凌晨三点钟在强光下眼睛高度集中,慢慢地,他的眼睛红肿了,视力下降了,他不得不经常滴眼药水缓解疼痛。每小时仅能书写100余字。

  在这个过程中,罗和声发现,小字比大字技术要求高得多。“因为无论是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还是人的生理机能考虑,字的大小也都是有极限的。比如笔尖,即使是一根毛尖,其尖细程度也是有限的;不管什么纸张,其肌理、颗粒、粗糙程度也是有限的。还有墨汁的渗透性、人手的抖动、脉搏的跳动、眼睛的视力及书法的功力都会对书写产生影响。”

  为了能够写出更小的字,罗和声尝试了各种方法。在他家中,记者还看到了一幅字更加小的《兰亭序》,小到用肉眼已经不能辨认,然而在放大镜下,却可以看出字形苍劲老辣,坚实纯净。这样的锻炼和摸索,让罗老书法日益精进。

  然而,字越写越小,技术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问题,却让他困惑不已:如果字写到非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看,究竟展示的是技术上的成就还是艺术上的美感?

  为此,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老罗走了一条折中的道路,他把字缩小到0.2毫米×0.2毫米,以长卷的形式来展现一部经典巨著的宏伟,小与大,在整幅作品中完美地融合了。

  小时,在笔端放铜钱习字

  据罗和声介绍,他6岁时就在父亲教导下习字,“写大字,颜真卿的字。”“当时,父亲把我带到徐凝门街上,那里有很多古籍书店,多是字帖,他问我欢喜哪家的字,我就在里边拿了本《双鹤铭》,那个时候不懂得颜体楷书的书法精神,就觉得字很大,要端正着写。”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习字,“父亲是个洒脱的人,字写得飘逸,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中遭逢变故,他都会写古诗抒怀;平日里在外行医治病,是个非常温和的老头,但对我们这些孩子却极严厉,自从习字以来,家中几经变故,读书习字却未废止,而且,越到生活艰难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越严格。”

  “那时,外边很乱,父亲坚持让我写字。他有时候从外面回家,看我在写字,会突然从身后把我的笔拿走,他要试试我拿笔是不是有力,习字是不是刻苦。为了写字端正,他还在笔端放置一枚铜钱,不准让铜钱掉下来。”罗老说,自己的书法根基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据罗老讲,习字四十多年,中间因为生计停了二十年,停滞的那些年月,虽笔锋未利,但生活阅历、人世变故,却积累了起来,后来再拿起笔,书写的,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感悟。

  现在,微书已经完成,老罗又恢复了他二十年如一日的书写习惯,站在书桌旁,拿着大笔,在废报纸上恣意挥洒。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