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拍卖资讯
齐白石书画篆刻抢眼六月拍坛
来源:中国商报 2007-05-25 10:10:1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即将于6月2日至3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槌的北京匡时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千余件拍品颇有看头。本次拍卖囊括了中国油画雕塑、中国书法篆刻、齐白石书画篆刻、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古代佛教艺术品及古代瓷玉工艺品6大专场。其中,为纪念齐白石逝世50周年而特别推出的齐白石书画篆刻专场尤其引人注目。

  书画篆刻各有看头
 
 据了解,今年是齐白石逝世50周年,北京匡时从1年前就着手准备齐白石书画篆刻专场的拍卖,一批久未在市场露面的白石精品将从书画印多个方面展现齐白石精湛的艺术成就。其中,为日本友人在日本产的色纸上所作的一组《杂画短笺》充分表现了齐白石惊人的笔墨驾驭能力。虾、蟹、雏鸡、蟋蟀、小鱼,墨分五色,浓淡分明,丝毫不受纸性所囿,充分展现了大师千锤百炼而成的精湛笔墨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传神境地。另一幅《棉花图》为5尺大幅,作于1949年,应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叶浅予的邀请而创作。齐白石一生创作花卉众多,而画棉花却是绝无仅有。画面上是一簇正在盛开的棉花,白色棉桃采用留白画法,用纯墨画叶,由于黑白对比强烈,作品极具视觉张力。几株绽放的棉花,足以让人感受到丰收的温暖。落款也不同寻常,老笔纷披,字大如拳,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如此大胆构图,真是非白石老人不可。

    众所周知,白石山水因其作品稀少,风格卓绝为世人所贵。此次付拍的一件大约60岁时为日本友人所画的《千帆竞渡》无论格式还是画面都十分罕见,高半尺余,宽约4尺的横幅中沧海茫茫,帆影片片,全以水墨写就,不着半点颜色,气韵生动,夺人心魄。

    书法拍品中,一件白石老人79岁时所作篆书对联“太和保元气,景行在高山”朴拙酣畅、如锥划沙,荡气回肠之势扑面而来。另一幅行书从内容上看应是晚年自作诗,文中表现了老人随缘而遇、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其时,他的行书已经形成了以李北海体势、郑板桥笔意为骨脉的齐家样式。

    齐白石的篆刻被老人自诩为“四绝”之首。此次拍卖将有其上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近30年中,为海上巨贾陆稚雅所刻的70多方印章首次面世,也是本年度春拍的一大亮点。“青草池边处处蛙”中“蛙”字以画入印,情趣陡生。“我之大成”、“梅花手段造化神功”、与米襄阳同癖于斯”、浮生无一日不画”等作品刀法犀利、布局险象环生,艺术水平之高,堪称篆刻史上的典范之作。钱君陶先生生前曾多次前往藏家处观摩这批印章,并为之题词“石迹耿千秋”。

  油画雕塑主推后八九

    此次匡时春拍油画雕塑专场继续以艺术史为脉络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并从“后八九”上溯至“八五新潮”以至“星星美展”,本场拍卖以黄锐、马德升、王克平、严力等星星美展艺术家打头阵,别具深意。

    “后八九”版块中的明星艺术家以早期作品为特色,谷文达、徐冰、王广义、毛旭辉、叶永青、周春芽、丁方、何森等人皆有市场罕见的早期作品上拍。其中,数件曾梵志早期作品是本场最大的亮点。曾梵志1994年所作《人体·状态》为其表现主义时期的杰作,画中被剥离了皮肉的躯体充满强烈的震撼,手枪状的姿态指向远方,是画家对当时特殊社会现实和自身生存状态的表述。在同一年,曾梵志开始了后来为他赢得巨大声誉的面具系列创作。本场上拍曾梵志1998年所创作的《面具》即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中,尹朝阳3幅作品各具特色,其中画家作于2004年的尺幅为2米×3米巨制《无题》多次参展,在《尹朝阳·乌托邦》和《经过·毛泽东》等画集中皆有收录,是尹朝阳的名作。

    影像版块中,郎静山、洪磊、韩磊、王宁德、马六明、仓鑫等人的作品,皆为市场热门。值得一提的是顾德新《捏肉》图片系首次上拍,在2004年里昂举办的《里里外外——中国当代艺术展》中,此作曾被制成大幅海报悬挂于展场。

    此外,早期油画部分有徐悲鸿女弟子张英1936年作《自画像》、余本1951年作《帆》、冯法祀1979年作《女人体》等上拍,皆为流传有绪,多次出版展出的佳作。

    明清佛像再战拍场

    北京匡时继去年秋拍佛像专场告捷之后,一直积极筹划此季的“菩提妙相——古代佛教文物”专场拍卖,并于不久前举行了巡展,所到之处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此次春拍推出的180余件佛教文物拍品以藏传金铜佛像为主体,引人注目的是22尊明清宫廷金铜造像。在3尊明代永乐、宣德朝金铜佛像中,以明永乐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像和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最为亮眼。尤其是前者作正观音形。尊像方面阔额,修眉细目,寂静慈祥。头戴宝冠,缯带束发。袒露的上躯披搭帛带,裙裳之上铸刻精细的花卉纹样,周身佩饰璎珞、手镯、臂钏、脚镯等,身侧芬陀利花庄严左右。造像底座为双层仰覆莲台,莲瓣细长饱满,顶端勾卷,莲座上层略小于覆莲部分,增添整体庄重之感,上下各有一周连珠纹饰。“大明永乐年施”细字楷书款阴刻于台面前部正中部位,整体气度兼备宗教神圣气韵与皇家王者气派,堪称精品。

    12尊清宫“六品佛楼”散佚佛像在巡展时引起了藏家的浓郁兴致。这些清宫佛像均以红铜铸造,采用“烧古(铜色)见肉泥金”、“发顶扫青”的装饰模式,坐、立、飞舞,形态各异。莲座正面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阳识,并镌刻佛名,背面还刻有部属品名,规格从12.5厘米至20厘米不等,品相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本次拍卖还将有赵孟兆页《书札六贴》、文征明《行书七律》、黄宾虹《富春纪游手卷》以及多件明清宫廷御制瓷器与藏家见面,值得关注。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