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彰显书画市场抗跌性?
胡妍妍
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书画市场面临着调整,其实我们应该不必担心这个事情。从嘉德十五六年的拍卖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是经过了八年的孕育才登上一个新台阶的。在2004、2005年,是这个市场冲高的一个腾飞。腾飞之后,在新的平台上必然面临一些调整,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我们也应该看到,2003年之后,尽管书画市场有调整,但成交额始终没有降到03年之前。这也就是说,我们登上新台阶之后,就没有下去过。只是说,我们在新台阶上往前又走了两步。现在经过调整,往后退了一步,总体来看还是发展的,仅仅是这样而已。我们现在经历的等于你爬坡之后,还在坡上面,所以不必太慌张。同时,我们也碰到行业调整,碰到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料的一个衰退,我觉得肯定对书画市场是有影响的。
另外,我们前十年的书画市场,基本上是把三四十年的一个价位慢慢往上升。1949年之后,艺术品、文物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直到改革开放,整个艺术市场也没有价值的坐标了。那么,我们前面十年等于在整理这个市场,然后来重新划定价值坐标。那个时候,基本上所有画的成本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我们去文物商店征集的化画作,他们当时收购的时候,可能就三五块钱。我们可能卖一两万块,这个价钱怎么可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呢?此外,还有一些画作是藏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对他们来讲都是没有成本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价值坐标,同时,每个人之前的画作又没有成本。所以,这个很难与经济形势挂钩。但是从2000年之后,市场上多了78、79年经过私下换手的作品,这些曾经交易过的画作,再拿出来的时候,他起码的价钱也得比之前的交易成本高。这样类推下来,一些在04、05年高价买进作品的藏家,现在想在06、07年再出手的时候,恐怕就要等一等,因为这些作品还没有实现价值的增长。这样,艺术与经济的挂钩就比较密切了。
现在艺术市场已经跟整个大的经济扭在一起,而不是说当初它是很独立的一个小小的市场。你从整个成交的金额也可以看出来。之前一年才几千万,在整个市场里太微不足道了。现在我们一家,仅书画一年就六个亿。全国整个的市场已经非常庞大了。所以经济环境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不过,我觉得书画是在这个调整或者说有一些波澜的时候,是最稳定。这可以从这几年的数据中看出,我们从06年开始,书画就开始调整了。但是06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保持06年的水平,差不多是五个亿。现在差不多是六亿五或者六亿八,基本都还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是已经过去的事实了,这说明书画的抗跌性还是挺强的。
顾大希
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是存世量比较少的,名气非常大的,尤其是量少质精的。一些画派跌的很凶,比如海派的一些书画。还有就是一些价格被炒的很高的当代书画,跌的也很厉害。近现代书画的大部分都受影响。
李雪松
整体的成交规模会很差,但是像我们这些在这个行里浸淫了很长时间的人,所关注的东西仍然是很高价位的,而且将来还会更贵,将来会出现一个分化。有很多不太好的艺术品,将来会越来越便宜,从主流的市场出去。质量会提高,数量会下降。将来的中国艺术品不会有问题,中国收藏传统已经几千年了。民国的时候,是比现在所谓的金融危机残酷得多的年代,但是一件好的艺术品仍然是价值连城的。中国民间的资金量太大了,中国艺术品的成交额占的比例太小了。现在短期内股市啊等等的投资前景已经不好了,能够投资的模板很少,艺术品买进之后没有后续的维护成本,而且有最基本的欣赏功能,而且是可以传世的。股票可能会被摘牌,但是齐白石不会被摘牌,所以特别适合中小资金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