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点击查看大图
关山月
关山月先生1912年出生在广东阳江,原名关泽霈,早年从小学教员的父亲学画,后因家境贫寒放弃了报考美术学校的志愿,考入公费的广州立师范学校本科。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在举国上下要求抗日的爱国热情的感召下,他在学校的画展中,展出了自己画的威武的抗日将领,此外,他还画过抵制日货的漫画,并以“子云”为名在阳江举办了个人画展。
1935年关泽霈入春睡画院随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学画,并由恩师改名“关山月”。1938年广州沦陷,他追随恩师逃难到澳门,在此期间创作了《从城市撤退》、《中山难民》、《侵略者的下场》等系列抗战画,并分别在澳门、香港展出,引起新闻界、文化界的重视,报纸、画报广泛地给予了报导、介绍,称其为“岭南画界升起的新星”。首次个展的成功,奠定了他不断进步的茂盛。现在看来,这些作品仍然体现了值得充分肯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激情,在表现手法上也一洗旧文人画出世的倾向并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1940年关山月从澳门回到韶关举办“抗战画展”,在告别恩师时,高剑父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两句诗相赠。从此,关山月与夫人李秋璜奔波于西南、西北诸省,一边举办抗战画展,以一个艺术家的血性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一边坚持创作写生、以画会友广泛的与不同的画家交流。尽管当时生活困难,他仍然放弃重庆国立艺专教授的职位,冒险到西南、西北写生和到敦煌莫高窟考察古代佛教艺术,抗战胜利后又到南洋写生半年,这使他扩展了胸襟,开阔了视野,并对传统绘画艺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当年关山月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徐悲鸿先生参观后称其:“风格大变,造诣愈高”,文坛首领郭沫若在其《塞外驼铃》的诗堂上题写了六首绝句,并称“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国画之曙光吾于此喜见之。”这段时期关山月除了画了数以千计的写生和80余幅敦煌临画外,还创作了《漓江百里图》、《塞外驼铃》、《鞭马图》、《今日教授之生活》、《黄河冰桥》、《泰国佛塔》、《南洋写生》系列作品等。同时出版了《西南西北纪游画集》、《南洋纪游画集》。
进入新中国建国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关山月先生一直从事中国画教学,并担任学院的领导工作,他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特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确立与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撰写的「关于中国画基本训练的几个问题」以及后来的「教学相长辟新途」等有关中国画教学实践的重要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画教学中有关观念与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等关系,初步奠定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当任学院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外,关山月先生还参加春节慰问团到过朝鲜,主持中国近百年绘画展到过欧洲诸国,并作访问写生,在国内,还到过东北、瑞金和山西等地写生,显然,新的时代风貌和广阔的生活视野,勃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艺术成果与日俱增,特别是与傅抱石合作的、由毛泽东亲题字的“江山如此多娇”更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品。此外,还创作《新开发的公路》、《山村跃进图》、《煤都》、《报春图》等。
“文革”期间,关山月因画梅有枝向下,而被诬为“攻击社会主义倒霉(倒梅)”被批斗,下放“干校”,并被剥夺画画权力。“文革”后期,在当时思想禁锢的背景下,他仍然创作了《绿色长城》、《俏不争春》、《长城内外尽朝晖》等作品。“文革”结束后,关山月先生的思想又得到一次解放。在广东省接受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国画的任务,带领广东省国画组的画家们到井冈山、遵义、延安等地写生。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松梅颂》、《井冈山》、「罗浮电站工地」等作品。
改革开放后,关山月作为建树良多的杰出中国画家,他不顾自己已是古稀之年,继续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和创作写生,并致于「祖国大地组画」的创作计划,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他多次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访问、讲学、举办画展和写生创作。特别是1991年6月在台湾省立美术馆举办的“关山月八十回顾展”是台湾官方美术馆举办的唯一的大陆画家作品展,这既是对关山月艺术成就的尊重,同时也标志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同年关山月应邀在美国举办的“关山月旅美写生展”,他把全部卖画的收入捐给中国美术家协会,设立“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基金”,前一年,还在广州美术学院设立了“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基金”。
关山月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艺术语言上亦不断求新求变,20世纪的80、90年代以来创作的「八十年代第一春」、「江南塞北天边雁」、「在山泉水清」、「秋溪放筏」、「碧浪涌南天」、「国香赞」、「乡土情」、「源流颂」、「漓江百里春」、「云龙卧海疆」、「漂游伴水声」、「壶口观瀑」、「轻舟已过万重山」、「绿荫庇山泉」等一系列巨作,显示了他艺术创作的勃勃活力,这不但表现在这些巨制的风格力量上,更体现在他对自然美、形式美的敏锐感受,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关系的独到把握。这些画有些就是他近年计划创作的「祖国大地组画」的一部分。1993年关山月先生经深思熟虑,决定将其毕生精心创作813件作品捐给深圳市政府,为此政府兴建 “关山月美术馆”以更好的保存和研究关山月艺术,并使之成为深圳市民享受高雅艺术的殿堂,1997年6月25日关山月美术馆隆重落成开馆。 2000年7月,关山月先生病逝于广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