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鹜》

点击查看大图
作 者: 林风眠
尺 寸: 69*67.5 cm
编 号: 0008
作品介绍:
《双鹜》镜芯 纸本 设色69厘米*67.5厘米 20世纪50年代
中华艺术宫藏
题款:林风眠 铃印:风(朱文)
关于水鸟飞过芦苇荡这个题材的来由,他在一篇文章中曾有记载,他在杭州时因病常西湖去散步,“有时在平静的湖面上一群山鸟低低飞过水面的芦苇,这些画面,深入我的脑海里,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想画它。解放后我住在上海,偶然想起杜甫的一句诗‘渚清沙白鸟飞回’,但这诗的景象是我在内地旅行时看见的渚清沙白的景象而联想到这诗的,因此我开始作这类的画。”
《双鹜》中苍茫的大地与灰暗的云层相接,枯黄的苇草在秋风中摇曳。在沉沉的夜色中,两只野鹜逆风而起,疾速的飞向远方。整幅画中水面、堤岸、天空一层层深远开去,乌云几近布满了整个天际。画家以湿润的淡花青墨晕染出云层和天空,淡墨扫出下部的堤岸,而近处的芦苇荡则以细劲的中锋和侧笔写出,穿插在整个画面中。整幅作品多以平行的墨色所组成,营造出厚重感和孤寂的氛围。向左疾飞的野鹜与向右倾斜的芦苇,两种力量相悖而行,使静态的境界顿时活泼起来,为画面平添了动势与活力。在画面中静静的河水,摇动的芦苇,烘托出一片隐含动荡的环境,联想当年林风眠因种种缘故辞去了杭州艺专校长一职离开了自己奉献了十几年精力的学校,最终定居到了上海。在此情形之下,飞鹜的奋力高飞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画家的自喻,也许这种寂静与动荡的契合正是画家当时心态的写照。